烦恼即菩提

烦恼即菩提

七月 05, 2025

岁月带给我更深的迷茫,昨夜老婆伤心时说的话,还在耳边回响。我一个人占了一整张桌子,没有留给她梳妆的地方。我说的话题,她都不感兴趣。其实这些对于我来说,都是可以改变的事情。我也不是非要什么办公桌,要看书可以去图书馆,甚至可以拿在手上也行。之前住两室一厅的时候,一张桌子既可以吃饭又可以办公。现在住三室一厅,多了一张桌子反成了烦恼。我关注以色列和伊朗的战争,或者俄罗斯和乌克兰的战争,就好比老婆之前一直粉特朗普一样,聊胜于无的消遣。老婆说,觉得和我没意思,也许生活有很多烦恼困扰她。可生活的本质,不就是一个接一个烦恼。等没有了烦恼,人也就慢慢可以走进坟墓,慢慢在棺材中长眠了。

老婆说,她试图理解我。说我只关注自己,底层逻辑是自私自利。我说,不要试图理解我。老婆迷惑不解,问为什么。我说,难得糊涂。老婆也许又在暗骂,虚伪。我也不知道自己是好人还是坏人。也许,有时候是好人。也许,有时候是好人。写到这里,我突然找到了一个解释,从现代心理学来说,人性是复杂的,是光明与黑暗并存的。曾经有这么一句话,不要去考验人性。说我的底层逻辑是自私自利,我觉得对了一半,错了一半。毕竟,我有时候还是想做一个好人,做一个诚实的人。巧了,这就又回到老婆说的虚伪了。可能人性真的如荀子所说,人性本恶,其善伪也。但是我想说,如果一个人愿意骗你一生一世,哄你一辈子,伪装五十年甚至更久,这不是最大的善良吗?写到这里,我想到和我爸的对话。有一天,我爸突然问我,想听真话,还是假话。我毫不犹豫地说,假话。甚至在我爸坚持讲了真话之后,我还说,你就不能骗我一下吗?老婆常教育我,世界是一抹精致的灰色。难得糊涂四个字,不正是最好的回应吗?

岁月给了我经历,无法用逻辑分析但是依旧可以用语言描述的经历。家庭不是讲理的地方,而是讲爱的地方,没有是非对错,而是需要互相理解。我最近在回看《进击的巨人》,有两句台词,我印象深刻。我和你一样。无可奈何。老婆啊,如果你真的想理解我,不要思考底层逻辑,只要记住一句话,你和我一样。人心皆是肉长,不是冷冰冰的石头。无可奈何是送给我自己的,即使遭遇现在的困境,我还是会不断地前进。再给我一次选择的机会,我还是会来上海。因为我明白,不论我如何选择,我必然会遭遇困境。这也许就是我明白的道理。

那天中午,我蹲在地上看动漫。韩总路过,我又夸了一遍日漫。韩总问我,日漫好在哪里?我当时不想过分夸大,提到了《攻壳机动队》,这些概念非常超前。其实我想说的是,在《进击的巨人》中,我看到了存在主义。在最后的大决战,阿勒敏说,彷佛我的一生的全部意义就在于那天夕阳下的奔跑,我追赶着三笠和艾伦。王阳明讲述心学的时候曾说,你未看此花时,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;你来看此花时,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,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。这里,可以把最后一句去掉,心外无物时王阳明的推论。其实,还有一种更现代化的解释,存在,德语有个词叫Dasein,翻译过来是 此在。世界是我的感知,我能感知这个世界。这就是哲学上人生意义的解释。烦恼和幸福,其实可以统一于人与世界的互动过程。也可以说,实践。是的,基于这样的世界观,得出的方法论粗略来说就是,实践是人生的全部意义。

岁月带给我更深的迷茫,也带给我更深入的思考。